韩国av一区,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中文在线观看视频,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日本高清网色

頁面位置頁面位置 :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新聞

南京首個生態修復型項目“收官”,260個礦坑從此有了“治理樣本”

發布時間:2021-08-09作者:admin

 南京園博園國土空間綜合整治項目作為南京首個生態修復型項目,近日通過省級驗收。該項目是江蘇園博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驗收標志著在礦坑上建起來的江蘇園博園的土地整治工作畫上了句號,也為全市260個關閉露采礦山提供了“治理樣本”。

南京首個生態修復型項目收官,礦坑有了治理樣本

南京首個生態修復型項目收官,礦坑有了治理樣本

  “該項目屬于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相結合的試點項目,是南京第一個形成空間指標的國土空間整治項目。”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處副處長史伯強告訴記者,“形成空間指標”是指經過生態修復產生的林地、草地面積,可以轉換成新的建設空間面積。

  “以往政府投資此類生態修復,只投入無直接收益,積極性難以提起來。”史伯強介紹,近年來,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正在進行政策創新和制度創新,以本次的南京園博園國土空間綜合整治項目為“樣本”,創新修復模式,開展“生態修復型”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試點。

  經省級zui終驗收確認,南京園博園國土空間綜合整治項目新增農用地與未利用地約155公頃,折合騰出建設用地空間指標2330畝,為屬地政府調整建設用地空間布局,促進經濟發展,產生巨大經濟效益。

南京首個生態修復型項目收官,礦坑有了治理樣本

南京首個生態修復型項目收官,礦坑有了治理樣本

  經濟效益可以估量,“生態算盤”也隨之打響。江蘇園博園選址于345公頃的礦山宕口,區域內有孔山、泥潭、太明湖三大礦坑,經過百年礦石開采,生態和山體破壞嚴重。經過修復,“生態瘡疤”轉變為“城市綠肺”。此外將礦坑打造成旅游勝地,有效助力鄉村振興,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南京首個生態修復型項目收官,礦坑有了治理樣本

  《南京市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規劃(2017-2025)》明確,至2025年全面完成260個關閉露采礦山治理任務,治理面積約24平方公里。“借鑒并創新這一模式,如今這260個礦坑有了‘治理樣本’。”史伯強說,下一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將制定具體的治理計劃,zui大限度爭取政策支持,力爭“復制粘貼”南京園博園國土空間綜合整治項目的成功經驗,為恢復綠水青山、促進地方經濟建設作出貢獻。

Copyright © 湖北凱蒂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鄂ICP備20013232號-1    

技術支持:襄陽八方